| 3、 | 
| 問: | 
| 
| 平常自己做事時,就專心做事,一有空就念可以 |  
| 嗎? |  | 
| 答: | 
| 
| 在做事之中有一點閒就提起佛號,也可以誠心默 |  
| 念佛號,或心中想到佛號也可,隨地一有空時, |  
| 自己立刻提起念佛之念頭。這就是「明記不忘」 |  
| 憶佛,能夠如此憶佛、念佛就可淨念相繼,道果 |  
| 易成。以上說法是對尚未學會憶佛者,或念佛尚 |  
| 不得明記不忘者之下手方便,並不易憶念得力。 |  | 
| 
| 李炳南老居士明明說:「•••,憶佛是心時時 |  
| 刻刻想著佛,這個力量很大,我本人正在往這個 |  
| 路上走,可惜還不太•••,這是實在話。」並 |  
| 不是有空才念、想到才念!慈雲懺主云:「凡涉 |  
| 歷緣務,而內心不忘於佛,謂之憶念。」謂心時 |  
| 時刻刻想著佛,並不是工作當中內心可忘於佛, |  
| 而是雖努力工作,但心態上世間事只是隨緣應務, |  
| 常憶念佛才是一切生活重心。同時必須有歡喜、 |  
| 積極之決心、毅力,多下工夫熟能生巧,不但工 |  
| 作中可憶佛,每日睡夢中亦可憶佛,才易鍛鍊成 |  
| 一心之功夫。又蓮池大師云:「憶念者,且指事 |  
| 一心也。」事一心是功夫綿密不斷,其心「無念」 |  
| —心無二相,無塵勞妄念,故宜力求雙憶不離, |  
| 如念佛圓通章所云:「二人相憶,二憶念深,如 |  
| 是乃至從生至生,同於形影,不相乖異,」如此 |  
| 才得憶佛要旨。 |  | 
| 
| 儒家云: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 |  
| 顛沛必於是。」世間善法尚須時時不違,何況出 |  
| 世間、出三界之了義大法!常憶念佛,出三界、 |  
| 生極樂,怎可不自我要求,隨時隨地常樂憶念, |  
| 都攝六根、淨念相繼呢?望再深思之,信、解、 |  
| 行、證也。 |  | 
| 
| 本會中之法師、師姐,有數位均可於睡眠中常憶 |  
| 念佛,乃至多有相似一心及事一心、理一心功夫 |  
| 之同修,因?於聖教:不可明說某人之定力,否 |  
| 則,獲罪非輕;不能披露姓名。敬請鑒諒。 |  | 
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