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、
|
問:
|
菩薩於初地入心,証見真如(明心初地証悟),
|
其依據為何?請說明之!
|
|
答:
|
(一)《成唯識論》頌曰:「若時於所緣,智都
|
無所得,爾時住唯識,離二取相故」。
|
|
又論曰:「加行無間根本智生時,體會真如,名
|
通達位;初照理故,亦名見道。」又「菩薩起此
|
煖等善根,雖方便時通諸靜慮;而依第四方得成
|
滿,託最勝依入見道故。」(僅供參酌):菩薩
|
於加行住,在前方便時,通色界初禪、二禪、三
|
禪、四禪及各禪前未到地定入聖諦(真諦)現觀;
|
而要依第四禪,才能成就圓滿,因為第四禪望餘
|
禪為勝故,必須託最勝依處入見道故。印持能、
|
所二取之空相,此時所取境非有,能取心亦非有,
|
伏除分別二取,不起現行,因為分別二取現行是
|
違見道的,故與大乘見道或明心見性相違背的、
|
不相應的。
|
|
若時菩薩於所緣境(真如),根本無分別智如實
|
照了,都無所得,不取種種戲論相故。爾時乃名
|
「實住唯識真勝義性」,即證真如。根本智與真
|
如,平等平等,俱離能取、所取相故;能取、所
|
取相俱是分別,有所得心,戲論現故。
|
|
此根本無分別智,有見分無相分,說無相取,不
|
取相故,雖有見分而無分別;說非能取,非取全
|
無,雖無相分,而可說根本無分別智帶「真如相
|
起,不離真如故」,如自證分之緣見分;《宗鏡
|
錄》卷五十六引用《大乘起信論》說三細相之第
|
一為業相;依不覺故,「心動」名業,覺則不動,
|
得始覺時,則無動念,是知念動只由「不覺」也。
|
動則有苦,如得寂靜無念之時,是涅槃妙樂;故
|
知「念動」則有生死苦患,此動念極微細,是
|
「精動隱流」之義,緣起一相,能所不分,當
|
「阿賴耶識自體分」也(即自證分是也)。
|
|
又成唯識論云:「•••變謂識體轉似二分,相
|
(分)見(分),俱依自證(分)起故,依斯二
|
分(見、相分)施設我法,彼二離此(自證分)
|
無所依故」。自證分緣見分時,不變相分而緣(
|
唯一現量),親緣故;此根本無分別智緣真如、
|
自證分之緣證自證分(唯一現量,自證分對內而
|
緣者),亦應不變相分而緣。變相分而緣者是疏
|
所緣,便非「親證」,如後得智應有分別,故應
|
許根本無分別智有見分無相分,「親」自「證」
|
見真如故。「真」謂真實無漏,顯非虛妄;「如」
|
謂常如其性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,於一切位,
|
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,即是湛然「不虛妄性」義,
|
此性即是唯識「實性」,謂唯識性略有二種:
|
|
(1)虛妄性,謂?計所執,
|
(2)真實性,謂圓成實性;
|
為簡虛妄,說實性言。復有二種:
|
(1)世俗性,謂依他起。
|
(2)勝義性,謂圓成實;為簡世俗,故說實性。
|
又真實,顯示不是「有漏虛妄的?計所執性」;
|
如,是如常,表示不是「有漏、有為、生滅、變
|
易的依他起性」,即此真實,在一切法位上,是
|
常如其性、永不變異,所以叫做「真如」;也就
|
是澈法底源,湛然離顛倒的不虛妄性義。
|
|
(二)《攝大乘論》無著菩薩云:「如是菩薩悟
|
入唯識性故,悟入所知相,悟入此故入極喜地,
|
善達法界生如來家;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,得一
|
切菩薩平等心性,得一切佛平等心性,此即名為
|
菩薩見道。」(僅供參酌):諸菩薩所住見道,
|
證見唯識實性;見道者,即「無漏智照真實理」,
|
故唯識云:「初照理故,亦名見道。」道:「遊
|
履」義,行人遊履趣於極果;或「通運」義,通
|
運行人至於極果,故名為道。
|
|
是故,有人在七住位悟入明心,有人在十住位悟
|
入明心,有人在十行位悟入明心,有人在十迴向
|
位悟入明心;乃至有人在見道位(通達位)證入
|
明心(上根人、煩惱障、所知障均薄少,悟入即
|
證入,證悟者斷見所斷三界一百十二品分別隨眠
|
─分別我執、分別法執之種子,即成初地菩薩,
|
入於聖位)。
|
|
此因個人累劫修習佛法、福慧資糧及加行「定力」
|
功夫(約初禪、二禪、三禪至四禪及各禪前之未
|
到地定,共八個階位。欲界定未具能取所取雙亡
|
之條件,不可能相應無漏慧而明心。)等條件之
|
不同所致,故只要符合如來所說義,有大乘經論
|
為依據者,均是正義,但其解脫、智慧、功德、
|
受用不同,尤其現代人往往定力等不如前賢,自
|
然解脫、證量功德受用較為遜色,雖如此,在末
|
法時,卻亦是稀有難得,務必珍惜,早日契入
|
「念佛三昧」為是。乃至等覺菩薩,只剩最後一
|
分微細煩惱障、所知障,福慧兩足,又具大乘無
|
漏勝定功夫,明心見性究竟証悟後,即成就佛道,
|
當然更是正義。
|
|
|